齐齐哈尔老电报大楼的隐秘历史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那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而越是陌生而又“遥远”的地方,似乎越是成为了历史的代名词——只是我们不停地去寻找,总会翻出一些被编入时光记忆而独自老去的东西……

如今的齐齐哈尔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宽阔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我们每一个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每天都要重新认识这个城市。

在市中心广场,我们会发现一座古老而又另类的建筑,它古朴典雅,且具中国和东洋合璧特色,这就是矗立于中心广场北侧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伪满齐齐哈尔电报电话株式会社旧址,即老百姓俗称的“老电报大楼”。

喧嚣中的一处宁静地

站在中环北路(原新开路)与卜奎大街的交叉口,这座暗黄色的大楼,没有张扬的外表,没有令人侧目的耀眼颜色,如果不是门前那块标有“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牌匾,人们很容易就把它们同现代的建筑混为一谈。和周边的其他建筑比起来,它丝毫不起眼,甚至有些不协调。对面是中心广场,绿草如茵,生机盎然;西侧是高耸的网通办公及营业的大楼;东侧是川流不息的卜奎大街。周边商铺云集,人流穿涌,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再加上较高的地势以及栏杆的有意无意遮挡,它实质上就站立在了城市喧嚣的幕布之外,独自沉浸在自己过去的世界中了。

齐齐哈尔最早的高层建筑

“老电报大楼”,这曾是齐齐哈尔市最早的一座“高层建筑”,日本人精心选址把它建在了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的最高点上。它的外形为什么酷似一艘军舰?这对于日本人要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来说,齐齐哈尔有着地理上的核心优势。

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进了齐齐哈尔。从此,齐齐哈尔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齐齐哈尔当时不仅仅是西满的重要交通和通讯枢纽,而更重要的是它占据了东亚的中心位置,齐齐哈尔有着地理上的核心优势。正因为上述两个原因,日本人决定要占据齐齐哈尔这个战略要塞。那么,要占领齐齐哈尔,日本人首先要做的一个是修建铁路和桥梁,另一个就是建设一个通讯枢纽。通讯就相当于人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通讯对进驻到齐齐哈尔的侵略者来说,就好比聋子和瞎子。因此对于通信设施的建设就成了日本人的头等大事。

据史料记载,“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控制东北的电信、广播网络,年提出所谓的《对满洲国通讯政策》,声称“帝国在满最高指导机关应是日本人,特别是帝国将校参与满洲国电信电话公司的创设和经营……”年3月26日,日伪签订《关于设立日满合办通信公司的决定》,而后,日本将原设在大连的有限股份公司迁移到长春。8月31日成立的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名义上是“合办”,实际上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控制和包办。该会社在大连、奉天(今沈阳)、新京(今长春)、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承德设立七个管理局。齐齐哈尔电报电话株式会社就是其中之一。

年,日本人特意从日本把时任日本株式会社新电话所的香山静郎调到齐齐哈尔,接管了设在现建华区政府对面惠民街的齐齐哈尔电报电话局。当时齐齐哈尔的电报电话流量并不是很大,但它的通讯能力很强,往东、南有通往哈尔滨、长春(新京)、沈阳(奉天)的长途电话、电报线路,往北有通往黑河、大兴安岭的长途电话、电报线路,往西北有牙克石、海拉尔的长途线路,以及通往周边各个县的长途线路。这足以证明,齐齐哈尔是一个很重要的通讯枢纽。

据现存的有关资料记载,伪满齐齐哈尔电报电话株式会社大楼于年动工兴建,年建成。大楼工程面积平方米,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共五层,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正门面向南。整个大楼的墙壁很厚,用黄色瓷砖贴面,经比较,这与年同一年建设年竣工的伪满齐齐哈尔火车站旧址所用的瓷砖是一样的,建筑风格也相似。

年日本投降后,在电报大楼里工作的日本人撤走时,带走了所有图纸和技术资料。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大楼图纸是建国后重新测量绘制的。高度没有具体测量过,根据目测大概有20米高吧。

香山静郎主持伪满电报电话株式会社的全面工作,下设庶务、电报、搬送、长话几个主要课室。当时高级职员大部分都由日本人担任,中国人需要有5等以上日语水平的才能做到高级职员的位置上。这个等级是日本人定的,5级不光是能会话,而且要能写文章才行。当时电报课的中国人刘景文就是高级职员,他是大连电报学校毕业的,不仅精通日语,还能用日文写一手好文章,他的业务能力也相当强,他除了做新报务员的培训以外,最主要的是跟随负责电报日常管理的电报课主事古川做跟班主事。同黑马、井上等日本高职人员平起平坐。

电报课长对马仁三,对他的下属,特别是中国人,要求非常严格,每天早7时30分必须到达,先做早操,然后是早会。早会就一个内容,就是面向背朝着东南方的天昭大神的神龛行90度鞠躬礼。神龛用黑纱布蒙着,天昭大神什么样谁也没见过,谁也不敢去看。拜完天昭大神,每个人都要靠西面的墙上去翻写有自己名字的小牌子。牌子正面是每个人的名字,翻过来以后就是你今天值班的台席。这是头一天晚上由古川安排好的。这些重要台席,比如通往哈尔便、新京、奉天的报线,是轮不上中国人的。

巧合还是预谋

日本人为什么要把市话机械容量设计在门,他们要统治齐齐哈尔多少年,日本人的预测为什么和我们齐齐哈尔的通信需求及其巧合?他们是怎么考虑的,弄清楚这个问题也就能清了日本人想要统治齐齐哈尔多少年的问题。

当年香山静郎提供容量报告的时候,这个数字除了几个日本高级职员以外,对其他人是严格保密的,特别是中国人。日本人秘密地从本国运来了一套史瑞式步进制市话交换机,这种升转型的机械噪音特别大,维护人员互相之间说话都要喊,否则就听不见。如果说夜间有一个拨电话的,那噪音就像炸雷一样,不光无法睡觉,还要惊出一身冷汗。所以值夜班的大部分都要安排中国人。

孙继述,当时在西满军区任三科即通信科科长。日本人撤走后,孙继述把这些设备组织人员逐一进行了清点,然后他断言说,小日本没那个福气,才用了10年就滚蛋了,按现在这种能力齐齐哈尔再发展40年也足够用了。

不知道这句话是戏言还是预言,反正是到了年的时候,齐齐哈尔的固定电话果真达到了台。更巧的是从电报大楼出局经龙华路到火车站,当初日本铺设的是一条对的地下电缆,也是在那一年满负荷,当年不得不又增加了一条对的电缆。

日本人这种预测和我们齐齐哈尔的通信需求极其巧合,这就足以说明侵略者在齐齐哈尔确实下了很深的功夫。

这些曾经在齐齐哈尔工作过的日本职员们,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他们便在日本成立了“齐齐哈尔电报电话株式会社旧友会”,年7月,他们一行10多人又重返齐齐哈尔,来看一看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回忆他们当年站在黄土岗上向家乡祷告的情景。

他们在看了大楼以后,曾经是搬送课高级职员的坂垣发现了一个问题,70年代我们在搞自动投报器的时候,要把一个直径15厘米左右的塑料管从一楼译电室传进二楼的电报室,结果这个管儿正好穿过那个“吊”字形的主桩上,把主桩凿了一个大窟窿,这对楼房的寿命有着一定的影响,让他们感到遗憾。

他们这次访齐也证实了我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据古川他们说,在他们被派往齐齐哈尔之前,集中培训的时候就已经和他们讲了,让他们最少要准备在满洲工作50年,甚至一辈子。由此我们推断,日本人想让齐齐哈尔乃至整个中国永远成为他们的殖民地。但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们的梦想破灭了。

一段历史

现在这座伪满电报大楼仍然没有脱离通信的功能,由联通、邮政、移动等几家单位在共同使用。今天搂过它的门口,总会遇见很多人并听到一些嘈杂的声音,比如买电话的,比如卖电话卡的,再比如现场进行各种小“交易”的闲散人员。在这样一种“热闹”的面前,这座历经了70余年沧桑变迁的建筑,注定无法寂静下来;而也只有它自己才只消费,那割舍不下的嘈杂,有多少是源自于它屈辱的沧桑往事?

不管怎样,老建筑记录了一段历史,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也是我们这座城市日渐淡漠但又难以抹去的一份记忆。在于周围高楼林立的鲜明对比中,我们不难感觉到历史的前进以及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

整理自《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记略》

来源:齐市档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齐市自助广告发布。

14大平台同步展示,40万粉丝都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tw/644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