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卜奎八景》你知道是哪八处景色吗
说到齐齐哈尔的历史,卜奎八景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八景早已凋敝殆尽,我们只能从文人雅客的诗词里来感知当时的盛景。
那么齐齐哈尔人,你知道“卜奎八景”吗?身为齐齐哈尔人,你知道卜奎八景都是哪几处景色吗?虽然文中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原来齐齐哈尔在历史上也是如此的风光无限!
卜奎八景无疑是齐齐哈尔历史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为诗人所吟咏,为世人所熟知,最代表性的就是木叶山人的《奎城八咏》,在时间的流逝中八大风景也许苍老,也许被不经意的淡忘,让我们重提卜奎八景保护历史文化,再现名城风采。
《奎城八咏》分别是:一、西园消夏(龙沙公园)
二、东墅及春(二马路小学东北公园)
三、荸江钓舸(浏园)
四、芦港归帆(葫芦头)
五、沙中丘壑(黄沙滩)
六、泊上沧桑(西大桥劳动湖)
七、孤亭野色(小姐楼普恩寺古亭)
八、古塔成阴
奎城八咏之一西园消夏
——木叶山人
塞上无名胜,仓西独旷幽。
拓园分草卉,积土起岑楼。
树密宜消夏,花繁已报秋。
宁须吟逼仄,聊足快清游。
争道西邻好,畴能半壁收。
民国时期的龙沙公园
西园消夏:“西园消夏”咏龙沙公园。龙沙公园原名仓西公园,后因有东湖别墅花园,所以又分别称为西花园、东花园。年改为龙沙公园,解放后曾一度改为人民公园,后又改为龙沙公园“龙沙”一词。
奎城八咏之二东墅及春
——木叶山人
谁筑东湖墅,来耕北徼春。
为谋民富庶,不碍官清贫。
山水之间乐,羲皇以上人。
花浓看叱犊,籍小听吹幽。
俯仰倏陈迹,澄波扬劫尘。
日伪时期北满铁路公署,现址第一幼儿园内,已拆除
年周树模任黑龙江巡抚,于年之际,将东门外里许数十顷的水泊建成东湖别墅花园。年秋周树模第一次到东门外水泊,竟流连一日,深感这里原野平旷,水木明瑟,为边塞佳境。周树模委王晦如,在龙江府东一里许处南邻农业学校东接中学一带,借自然水面规划营建东湖别墅,中途因职务变更辍工,民国元年夏改由涂凤书、周玉柄负责续建,冬季竣工。年以后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
东花园的具体位置,在今二马路小学东北、第二中学后边,三十二中就在水沟东侧,大致为“新华组团”居民区范围。东花园曾有绘豳簃、蓼花吟舫、春及亭、怀新亭、澄观亭等亭台楼阁名胜。东湖别墅曾是与龙沙公园齐名的著名花园,现在仍留传下来不少吟咏东湖别墅的诗文佳作。
奎城八咏之三荸江钓舸
——木叶山人
荸苦江头钓,威呼水上筵。
得鱼足供客,有酒同学仙。
暑逭襟怀畅,波明石色鲜。
旧盟兼鹭约,新味到羊全。
竿而留园便,临轩不上船。
旧照片嫩江钓鱼的景致
齐齐哈尔城西嫩江,古称诺尼江,孛苦江,每到盛夏时节游人如织,或重垂钓、或小泛舟,为齐齐哈尔夏日避暑纳凉的风景胜地。
留园是刘德权于~年,在齐齐哈尔任职期间建造的园林。解放后又在这里开辟了天然游泳场,江沙洁净,江石五光十色,是齐齐哈尔人气最旺的避暑胜地。留园后谐音为浏园,是齐齐哈尔的天然浴场,很多水上活动都在这里举办,夏季满目是游泳的男女老少,冬季冬泳更是别有洞天。浏园的名气很大,若问嫩江可能语塞,若说浏园老少皆知。
嫩江是一条古老的母亲河,齐齐哈尔能发展成今天的大城市,是和嫩江分不开的。浏园是嫩江中流的一处重要景区和休闲场所,嫩江永远是齐齐哈尔人心中的母亲河。
奎城八咏之四芦港归帆
——木叶山人
蕞尔葫芦港,帆樯集若林。
几家成市落,五里楼成荫。
春水扶余舶,秋风孛苦砧。
橹摇归梦远,帆挂夕阳沉。
傥俊轮舟路,长途递好音。
旧照片嫩江上的芦港归帆
齐齐哈尔城西南五里许船套子,即葫芦头码头。民国时期葫芦头码头的运输很发达,每到夏季各类客货船只,可达多只。往北沿嫩江的江西一带,上溯富裕、莫力达瓦旗、讷河、嫩江;下游富拉尔基,直达吉林省的扶余,都有客货船只云集葫芦头码头。葫芦头码头是当时著名的水上运输中心。
由于港口的繁华,帆樯云集,葫芦头码头不单是港口,同时又是齐齐哈尔嫩江边上的一处著名风景区。游葫芦头不仅是平民百姓的乐趣,文人儒士且玩、且吟,为葫芦头留下了歌咏诗篇。葫芦头的位置,大体位置在现嫩江公园南江湾处。
奎城八咏之五沙中丘壑
——木叶山人
黄沙滩上路,潇洒出尘氛。
曲折江流抱,晶莹石彩纷。
凌空山气势,满地水波纹。
野趣饶丘壑,名流集屐裙。
如何兹胜境,不与俗人闻。
民国时期嫩江岸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沙滩位于现龙沙区西南,嫩江东岸。旧时从葫芦头向西南行二里半许,即为黄沙滩。黄沙滩绵延三、四里,沙阜起伏,丘壑巍为壮观,如幽如旷,别有洞天。较大的沙阜有三、四座,登上最高的一座沙阜踞高远眺,俯瞰曲折回抱的嫩江尽收眼底,野旷天高,迎风舒展胸怀,飘飘然有超世脱俗之感。
奎城八咏之六泊上沧桑
——木叶山人
一泊木城西,遗踪访虎溪。
清游才泛月,淤塞竞封泥。
偶尔江浮涨,依然水满堤。
坐观桑海变,居胜峤壶栖。
疏凿孰能继,余流空自澌。
旧照片上的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建清代驻防城,初始为木城,有水泡,建木桥称平安桥,俗称“西大桥”即今西虹桥。傅玉为黑龙江将军时人工开渠,引入嫩江水,增其水势,名为官沟。后来将军永琨经常携同僚和下属来这里,游船赋诗,官沟易名为“西泊”,木叶山人后赋诗《泊上沧桑》。
泊上沧桑,泊上即指西泊,时称官沟,又称西泡子,当时应为现西大桥以北劳动湖水域,水波涟涟,和风习习,适于泛舟垂钓,自然风光极佳。相传此处又称为虎溪,为提督陈国端钓鱼的地方。诗人吟诵“不尽沧桑感,荒凉卧虎溪。投竿人不见,牧马上秋堤。”虽然现如今已禁止在此垂钓,但亦是我市居民消闲的场所之一。
奎城八咏之七孤亭野色
——木叶山人
海粟亭中立,微茫野色苍。
书声楼外落,江气槛边凉。
大士飞来后,将军较猎场。
幻缘浮水月,斜景卧牛羊。
隔泊望城市,喧阗为底忙。
海粟亭旧影
孤亭野色,孤亭指的是海粟亭,建于年,为流人刘庭耀所建,后由满清小吏西清于年重修,并题名“海粟亭”,取自“沧海一粟”。“海粟亭中立,微茫野色苍。书声楼边落,江气槛中凉”可见当时之自然风光。该亭位置处于现在原师范学校,文化大街位置,解放初期尚存,后废弃。假如此亭保存到今天,也许我们不能目及诗人所见风光,但至少可以感受诗人的意境吧。
奎城八咏之八古塔城阴
——木叶山人
此塔何年建?东门镇路隅。
平岗余突兀,古道阅崎岖。
城改经三见,尘埋矗丈余。
风来砖自落,月上影同孤。
相似建筑——魁星楼
古塔城阴,古塔名字、年代已不可考,据说在原卜奎城东门处,老东市场以东处。从字面看古塔高度不小,因此才会形成卜奎城中都会有其阴影的现象。年代或许更久远,这也许就是称为古塔的原因。可以想见当年古塔巍峨耸立,可能是卜奎第一高的建筑,该塔在年倾倒,遗址亦无从查证。
古塔不仅是卜奎八景中的第八名胜古迹,而且是齐齐哈尔的镇城之塔。
卜奎八景已大变样,只有从史料或者诗人的文字中找寻蛛丝马迹些许的印象了。
这么全的齐齐哈尔历史,绝对值得一看,我是齐齐哈尔人,我收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qs/63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