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爆发在看京剧不抵抗将军恶名
年9月18日22时20分,日本守备队精心安排了一系列行动,为接下来的军事袭击找好借口——河本末守中尉率领一组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北面约7.5公里、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并将3具身着东北军制服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伪造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与此同时,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4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率守备队南下,袭击东北军奉天驻地北大营,北大营顿时枪炮声大作,九·一八事变爆发。
相对于日本的大动作,中国则显得过于顺从。事变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奉张学良之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著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0名守军,竟为仅有名左右的日军守备队所击败。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遭抵抗就占领奉天全城,奉天东北军则向锦州撤退。至隔天10时,日军已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制炮厂及9.5万余支步枪,挺机关枪,余门大炮,2余门迫击炮,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更是悉数落入日军之手。
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就达18亿元之巨。后来一首流行于东北的民间小调如此诉说“九·一八事变”:“高粱叶子青又青,9月18日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第二天,尽管短时间内面临如此重大的损失,张学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此后,东北军继续奉行不抵抗主义,日军仅用3个半月就轻易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让东北沦陷的“不抵抗主义”究竟是谁的责任?成为历史中各方争论不休的一个谜题。
张学良为蒋介石背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长期以来,社会都普遍流行一种说法,说张学良是奉蒋介石之命不抵抗日军侵略,故“不抵抗将军”的恶名实属冤枉,真相是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
这种观点说,蒋介石在年8月16日发电报给张学良。据事变时任陆海军副总司令行营秘书处机要室主任洪钫于年前后的回忆,他坚持年8月16日有铣电(按民国电报日期代码,指16日这一天发出的电文)的存在,铣电内容写道:“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不过时至今日,仍未找到档案出处。若确有此份电文,20世纪90年代后,张学良已恢复人身自由,他大可以将这份电文昭示世人,为自己“不抗外寇、坐待东北沦陷”之罪开脱。不过,无论是接受日本NHK电视台访问,或是唐德刚口述历史,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中,张学良一再强调“不抵抗”与中央无关;也屡次否认铣电的存在。
除此之外,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也宣称张学良奉蒋介石电令不抵抗日军。年8月24日的《东北日报》载,郭维城在年8月15日发表广播演说:
九·一八事变当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电南京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这些电文一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蒋介石是无法抵赖的。
由于郭氏言之凿凿,加上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故其说法长期令人深信不疑。然而事实上,郭维城年才担任张学良的机要秘书,九·一八事变时他根本不在张学良身边。年10月任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兼齐齐哈尔铁路局局长、西满护路军司令员兼中长铁路滨洲线区军事代表、西满铁路局副局长。种种条件显示,郭维城并不是一个可靠的证人。
“那时蒋先生根本不负责任,我根本没有向他请示的必要。”:张学良称不抵抗命令是因自己误判情势事实上,九·一八事变当天,蒋介石根本不知道事变的发生。年9月18日,蒋介石日记云:
早起批阅,与妻谒陵。告辞,九时半登永绥舰。下关街中,水深三尺,甚为忧虑。舰中无伴侣,寂寞不堪。下午研究地图,看中山全集,筹画对粤对匪策略:一、对粤,决定十九路军先占潮汕;十八路军集中赣南。余再宣言,以第一、二、三届委员为四届委员。余在四全会中引咎辞职,而嘱陈、蒋、蔡等应之。如果不从,则以武力牵制之。对匪决取包围策略,以重兵掩护修路,以大款赶修道路,待路成再剿赤匪,否则欲速不达,应难见效也。
从日记可以看见,蒋介石当日完全没有提到九·一八事变。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zx/65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