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兴安山水间振兴兴安邀你同行
“大兴安岭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发展优势和创业优势。我诚邀青年人才踏上寻梦之旅、历练之旅和幸福之旅,到祖国最北边境建功立业,做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践行者,做生态安全、国防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守护者。”在牡丹江医学院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李大义向莘莘学子发出诚意满满的“邀请函”。
“梦想兴安,创业福地,成就人生。大兴安岭有创新创业的平台,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力成长的环境,形成了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有筑梦圆梦的热土,是英才历练成长的理想之地。”在东北石油大学,大兴安岭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张宝伟向转型路上结伴同行的合作高校发布“招贤榜”。
庚子年十二月,黑龙江气温急剧下降。而地处祖国最北的大兴安岭,却有一股热浪自北而上、持续升温。借助“黑龙江人才周”的东风,大兴安岭地区紧跟步伐、乘势而上,启动“振兴兴安·邀你同行”大兴安岭“人才周”活动。“党政同时挂帅、地县同步出征”的强大引才团队,用真诚与责任点燃希望之火,为北疆早春的到来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动能。
活动前的预热——真心实意描绘人才地图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面对全面停伐后的转型挑战,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国防安全、能源安全的重担,解决“缺人、缺人才、缺智力支撑”的“三缺”问题,大兴安岭刻不容缓。
“要拿出抓防火的拼劲、抓生态的干劲、抓项目的钻劲、抓防疫的韧劲,真真正正把人才工作抓好!”地委、行署拿出了大兴安岭独有的“啃硬骨头”的决心和信心,把人才资源提升到全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的政治高度,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工作态度,在重视程度、推进力度和覆盖广度上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先后召开地委委员会、领导小组协调会、工作推进会、业务调度会,专题部署人才工作,提档升级人才政策。出台了《关于开展“兴安英才”行动计划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兴安工匠”选拔培养等12个具体办法,建立了独具林区特色的“1+N”人才政策包。还专门为重点领域特别急需紧缺人才量身定做了“金九条”政策红包:补贴待遇“红包”,对特别急需紧缺人才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前5年每年给予10万元补助。编制周转“红包”,实行地编县用、县编乡用、乡编村用及地编企用。家属安置“红包”,对人才配偶、婚恋对象给予随迁安置。本地生源“红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导师服务“红包”,实行人才导师制和首席服务员制。还有住房保障、调任交流、绿色通道、岗位成长等政策“红包”,条条诚意十足、令人期待。
人才政策火热出炉,而“人才周”活动恰逢其时。
按照“符合大兴安岭实际、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符合用人单位标准、符合引才基本条件”的原则,有针对性划定引才路线,锁定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10所目标高校,计划招聘覆盖全区事业单位、林业集团公司、科技型民营企业等共计个单位、个岗位、个优秀人才需求。
活动中的爆燃——真招实举谋划产业蓝图
一份真诚滚烫的“北疆邀请函”,见证了大兴安岭“鸿鹄志高飞,兴安八万里”的渴求与热望;一份青春励志的“挑战书”,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毕业生“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勉励与期望。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全国届毕业生总规模预计万,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上下保民生、促就业的关键时期,大兴安岭地区送岗位进校园,用雪中送炭之举,分担了高校就业压力之愁,分担了家长牵肠挂肚之忧,分担了学子东奔西走之苦,体现了地委、行署用实际行动落实“六保”“六稳”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召唤本地学子快“回家”,邀请外地才子来“安家”,地委专门组建了由7位地级领导组成的4个引才工作组,各县(市、区)和地区卫健委组建8支小分队,提前深入10所目标高校进行现场对接、宣传发动。累计举办宣传推介会、座谈签约会和现场招聘会27场。从地委书记高端开局,到行署专员完美收官,26位地、企、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地区人社局、教育局、卫健委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10名在大兴安岭相关行业取得优异成绩的高校优秀毕业生代表先后登台,集中推介区情、县情及人才成长实情。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小分队纷纷“各显神通”,找导员、找校友、找同学、找家长……通过座谈会、电话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tw/65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