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建华区文化街道志愿服务促实践
建华区文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自成立以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党建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在街道内打造"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担当型、忠诚型"的干部队伍,积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文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按照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机制、有菜单指导开展所辖10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
建好文明实践主阵地,融合共建促效能。文化街道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搭建文明实践平台,积极整合辖区资源,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原则,组织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根据居民需求与各类资源进行匹配,共同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同时,进一步整合队伍、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引进社会组织,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实行日常项目“定单制”、重点服务项目“派单制”和群众需求“点单制”,真正为居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文明传习志愿服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成群众思想文化“主阵地”。矿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中国狮子联会善行服务队以多元化、多形式的方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了“温馨工程”加强“点对点”扶贫帮困。文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进麒鑫源养老服务公司,成立“乐龄陪伴”养老驿站,驿站在疫情期间凸显出优势,依托智慧医疗,采取预约方式,为辖区多名老年人提供了远程问诊、智能体检、红外理疗等服务项目。
(文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
(锦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
(文化街道与共建单位开展“歌唱家乡祝福祖国”快闪活动)
打通网格服务微循环,志愿服务促民生。文化街道以小区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以辖区百姓为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将文明实践延伸至小区,运用“五级吹哨法”,由网格长、网格员、党员中心户、志愿者信息员倾听居民群众心声,及时了解居民需求,“按需”提供服务,对重点难点分级分类向上级吹哨,及时反馈评估,把居民需求当做文明实践的指挥棒,打造最贴心的社区服务。广搭“连心桥”。每月组织志愿者对特殊群体进行“三必访”,即独居老人必访、空巢老人必访、病残障居民必访,及时掌握他们的健康情况、生活情况和困难需求。加速“助复工”。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市场摊区、临时占道经营区域、便民摊区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月1日晚,建华区文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文化北大街便民服务早晚市举办专场招聘会,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了管理人才、技术型人才、服务类、普工等不同层次型岗位个,发放招聘简章、劳动就业政策等宣传材料份,并组织街道党员志愿者到建华区曙光村中谷花卉市场开展志愿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宣传和推介各类花植,提升公众知晓率,2个月时间内,在原有客流基础上为中谷花卉市场增加客流余人次,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解难“先锋队”。文化街道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疫情期间为居民开展网络“定单制”,社区志愿送单小分队每天根据定单需求及时保障物资配备,日均接单30余次。志愿者队伍还帮助社区承担起卡口站岗、环境消杀、外地返齐人员排查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兴海社区建行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居民志愿者)
(西虹桥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同共建单位为辖区居民修剪高空树枝,并清理现场。)
(明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走访慰问辖区高龄老人)
唱好文明实践群众戏,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搭起文明实践大舞台。(即:围绕一个目标、建立五个队伍、运行“三单”机制、运用六种形式、开展八项服务)。深入推动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文化街道充分利用街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ly/64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