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老工业基地齐齐
齐齐哈尔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投资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60多年来,历经辉煌、衰退、振兴、低沉、重振等不同阶段,每一次兴盛都离不开改革驱动和创新引领。如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齐齐哈尔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个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发力点,深入查找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找准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
齐齐哈尔素有“钢铁机械城”之称,这里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和“掌上明珠”的建龙北满特钢等老字号企业,过去这些企业曾经为祖国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些优势产业逐渐呈现出整体不强、结构不优、关联度不高等问题。问题找到了,症结也发现了,如何来进行破解呢?齐齐哈尔的做法是:紧紧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下大力气抓好产业建设、调整优化结构,确定了推进全市12个重点产业、县区主导产业、重点产业项目的“三项核心任务”,从生产端入手,增强有效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向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要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产品延伸升级要发展。
今年上半年,齐齐哈尔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高于全省9.6个百分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5%,高于全省78.6个百分点,尽管前六个月工业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升,但是依然存在后续支撑能力不足,营销资源没有充分共享,企业大多局限在单纯提供设备、没有向“设备+服务”转变等问题。对于这些短板、弱项,齐齐哈尔开出的处方是:努力推动本地企业之间的产需对接,打造新型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整机、基础零部件和金属新材料等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现在,齐重数控的高端数控机床通过工业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远程评估诊断服务、远程监控运维服务;齐二机床设计实施了太原重工“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加工柔性线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提供重型机床智能化车间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今年上半年,中车齐车公司不断完善技术链、产业链,研发出了新型矿石车、平车、漏斗车等产品,获得了38亿元订单。
齐齐哈尔的地缘优势不言而喻,这里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盛产优质水稻、玉米、非转基因大豆、杂粮和果蔬,也是全国知名的乳业大市。然而随着深入了解,也发现了当地的一些产业仍然存在不足和短板。绿色食品加工业仍处于初级发展初期,产业链不完善、原字号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如果想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加分项,那么上大项目、促进技改升级、创新营销模式都不失为一些好的办法。令人欣喜的是,齐齐哈尔在实践过程中准确主动发现了自己的弱项和不足,近年通过对市场有总需求增长空间和供给侧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全面发力,通过抓产业项目来补短板强弱项。
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齐齐哈尔还存在投资拉动力偏弱、支撑作用不突出等问题。紧抓招引大项目这个外力,齐齐哈尔抢抓粮食价格调整、马铃薯主食化等政策机遇,引进优势企业,扩大增量。上半年,在战略性项目投资拉动下,齐齐哈尔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和%,14个产业项目投资超过一亿元。昂昂溪区、富裕县等县市区纷纷招引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山东阜丰、四川鸿展、益海嘉里、绿丰生态面业等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新增产值亿元。
未来,齐齐哈尔将通过产业倍增计划,打造一批百亿级的企业龙头,同时带动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补齐经济结构不优、经济结构偏重的短板。
如今,齐齐哈尔的改革正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发展也是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决胜决战的阶段,越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登险滩、敢于攻难点。现阶段,齐齐哈尔正在对下步工作进行谋篇布局,比如将通过培育经营主体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再比如将通过深化简政放权引导创新资源高效自由流动,一项项干货十足的举措,相信会让齐齐哈尔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
记者:刘雨轩张雷
责编:安菲刘馨蔚
审核:杨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ly/64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