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吴宝吉鹤舞扎龙
吴宝吉,曾用笔名叶余。年下乡插队,之后做教师,当编辑。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记者协会会员。现在《吉化报》社工作。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吉林日报?东北风》《诗林》《北京晚报》台湾《葡萄园诗刊》和新加坡《赤道风》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先后出版散文诗集《旋转的太阳花》和散文集《红色本命年》以及散文随笔集《流动的思绪》。先后荣获吉化首届文学创作奖;中国化工部优秀新闻工作者;吉林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吉林省企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优秀文艺工作者;中国石油记协“十佳百优”石油新闻工作者等称号。先后参与了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跨越明天—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纪实》、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化工建设第一军》、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走过风雨—讲述下岗职工自己的故事》和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扶贫主席:李贺》等大型报告文学书籍的撰稿、编辑和出版工作。业绩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华写作英才》、《吉林省作家传略》、《中国专家人才库》等多部辞书中。
作品欣赏吴宝吉的散文:鹤舞扎龙鹤舞扎龙吴宝吉还记得那首脍炙人口的歌吗?“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记得,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这首歌是为一位女孩写的。这女孩叫徐秀娟。她就出生在扎龙。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十几岁就开始学着养鹤。年,她自费考入东北林业大学动物系学习深造。因家境不裕,为了支付学费,曾四次偷偷卖血。毕业后,应邀到江苏盐城,指导那里的鸟类保护工作,并组织建立了丹顶鹤冬季饲养场。年9月16日,她为了寻找一只飞失的白天鹅,不幸沉入复堆河底,以身殉职,年仅23岁。消息传来,扎龙惊呆了……谁都不愿相信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我国第一位驯鹤姑娘,聪睿勤劳的小娟,永远不会醒来了。那时候,我仿佛听到那片滩涂上,善良的老乡们在秋风里悲切地呼唤着她的名字。当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记叙徐秀娟事迹的电视剧《远去的仙鹤》播放时,不知有多少人在扼腕长叹,悲痛不已。齐齐哈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湿地,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南30公里处。总面积21万公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扎龙景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此次去扎龙,与其说是观赏并拍摄丹顶鹤优美的飞扬,倒不如说是听“鹤乡”的人“鹤乡”的鹤讲述这一场对美好青春与珍贵生命的崇高礼赞——在我的想象的底片上,一群丹顶鹤在挨挨挤挤地觅食,湮没在一样挨挨挤挤的楼群中……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是那样广袤,那样活泼,碎银般闪烁的乌裕尔河两岸,茫茫苇荡,千里平川,天鹅嬉水,仙鹤凌云,是不加斧斫的纯净的神秘的大自然!直到扑进它的怀抱,我才看到它的伟大,它的深沉。我深深地为它折服了——这才是扎龙,是仙鹤自己富庶、宁静的家园!一路走来,看见茫茫的芦苇摇曳着,似乎向你倾诉着,她对你的久久等待;对你的久久期盼;对你的柔柔缠绵;对你的绵绵缱绻。让你对她的爱恋油然而生,想不爱她都万万不能。一路走来,看见那一弯又一弯的秀水,形状各异,平静而清澈。水面的色彩或蓝,或绿,或白,或黄。为什么呢?或许是掉进了一块蓝天,或许掉进了一块青苔,或许掉进了一块白云,或许刷了黄铜的底色。无论怎样,那都是仙鹤的妆台,常常有仙鹤粉妆来;常常有仙鹤练舞来;常常有仙鹤照影来。猛然,传来一阵惊叫和欢笑声,回头一看,只见一只体魄健硕的丹顶鹤竟在追赶着人群,平张双翅,气势夺人。是啊,有谁会不喜欢仙鹤呢?它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鸟类,是吉祥、幸福的象征。鹤的题材经常表现在我国传统的诗词、歌赋、绘画、刺绣、音乐、舞蹈、雕塑及健身运动中,古代的宫廷苑圃和士大夫的庭园里,也多放鹤、养鹤,清代官员的鸟饰礼服上,一品即是仙鹤,而在欧洲中世纪的壁画中,鹤类竟然是家庭的忠实卫士和伴侣,足见鹤的华贵和显赫。我想,鹤之所以为人类所垂青,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它们对爱情、婚姻的忠贞不渝,堪称人类的楷模。独居的雄鹤到了性成熟期,体羽洁净,红冠鲜亮,翘首长天,唱着“咕噜咕噜”一长串单调而嘹亮的情歌,吸引雌鹤,《诗经·鹤鸣》里就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描写鹤鸣的高亢、辽远。不久,雌鹤应声而至,相互审慎地对视良久,一旦相中,便是别具一格的“男女声二重唱”和轻快优雅的“双人舞”。交尾后,夫妻间相互屈背、弯颈、振翅,相敬如宾。它们一经结合,便终身厮守,绝不另觅新欢。在婚姻上,它们有三个不可动摇的条件,首先,不找“光腚娃娃”,避免近亲通婚;其次,不找同龄者,一般都要相差两岁;第三,必须情投意合。由此可见,史有丹顶鹤活到87岁的记载,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我国,鹤总是与神仙形影不离,《相鹤经》说鹤为“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凡人骑马代步,仙人则骑鹤飞升。鹤逐渐成了一种远离世俗、孤高不群的象征。被文艺评论家严羽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的是崔颢的一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至今还是国人对孩子进行最初文化启蒙的一首常选之诗。中国的孩子,眼睛未必见过真鹤,心灵却已被这首意在象先、神行语外的关于鹤的诗意先行陶冶了。若是喜欢文学的,都会知道宋朝有个梅妻鹤子的林逋,“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展示了何等悠然自得的隐居志趣和世外情怀啊!而“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又是多么醉人的世间极乐享受。置身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如同细细的一弯游动的花束,点缀着绿色海洋。但是我最急切想去的是放鹤的观鹤台。到扎龙来,就是为了目睹丹顶鹤的风采。据说野生的鹤远离人类,不容易见到。而这里的丹顶鹤都是人工养殖的,不怕人,可以抵近欣赏。观鹤台很大很宽敞,前面是一弯碧水,上面漂浮着荷叶、菱角等水生植物。左侧是妩媚的茫茫芦苇,右侧是一个较大的湖,连接着一条亮亮的、白白的、静静的芦苇中的水道。整个观鹤台,美观,干净,养眼。感觉累了,一屁股坐下,也不沾尘。放飞的时间还没有到,先上观景台看看全貌吧!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无论向南、向北、向东看,广袤无垠,绿海茫茫,微波荡漾。茫茫芦苇绿海接天。大美湿地接天盖地,犹如一块庞大的绿毯从天边扯到我的眼前,波澜壮阔。放飞的时间终于到了。鹤从观鹤台对面的,缓缓的,绿绿的山坡上,展翅飞起,在蓝天白云下,三十多只丹顶鹤同时翱翔在我们的头顶上空。飞的那么的低,使我们近距离的接触到丹顶鹤的飞翔。白白的羽毛,漂亮而干净。在羽翼的边缘与颈处镶嵌了黑色的羽毛,头的顶部镶嵌红色的羽毛,使丹顶鹤在红色、白色、黑色的搭配中,是那么醒目;是那么清新;是那么别致。它们在空中盘旋一圈,有的飞翔了两圈。它们便轻盈的落在了山坡上,绿水边。寻觅着工作人员撒下的小鱼,它们走路是那么的轻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仿若大家闺秀,含着几分羞涩,含着几分矜持,含着几分优雅,含着几分秀气……寻觅一会儿食物之后,它们有的引颈高歌,有的静静地看着你,有的静静地听着你对它的点评,有的在闲庭信步,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情侣相互玩耍,相互戏颈,相互梳理着羽毛。看着眼前优美飞翔的丹顶鹤,不知怎么耳边又响起那首凄婉的歌儿:“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过,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为何片片白云在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其实,我知道那个女孩并没有走远,她已化作了美丽的丹顶鹤,翱翔在湿地的蓝天里了。(摄影吴宝吉)关于投稿说明1.原创首发,勿一稿多投!请事先校对好文稿,诗歌三首,散文小说等一篇。同时附字左右的作者简介和一张清晰照片。2.投稿邮箱fengdiwenyuan.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家便宜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ly/63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