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百年一中齐齐哈尔人文传承

一中校歌是一首不朽的歌、一首催人奋进的歌、一首充满阳光和朝气的歌。一首《齐市联中校歌》唤起了我们对一中百年成长的记忆。

斗转星移,天地轮回。一百年的时间,一中哺育了无数的嫩江儿女。一百年的时间,一中造就了无数的栋梁之材。

时值一中百年华诞,我们怎样纪念百年历史,一首激越昂扬的校歌唤起了我们对一中百年成长的记忆。

一中的前身称为联合中学,其校歌称为《齐市联中校歌》,创作于齐齐哈尔解放的年。

齐市联中校歌由一中语文教师荀弃疾先生作词,我国著名音乐家李尼谱曲。一中校歌当时响遍嫩江大地,在东北解放区广为流传。一中师生在当时的革命活动中,把校歌当作革命歌曲演唱。现在知道这首校歌、会唱这首校歌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年龄最小的也已经七八十岁了。

让我们打开记忆的窗子,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抄录一遍这首催人奋进的校歌。这首歌唱出了人民获得解放的心声和人民当家做主人的骄傲,同时也用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一中师生和齐齐哈尔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咏唱这首激荡回肠的校歌,使我们更加怀念校歌的词曲作者荀弃疾、李尼。

李尼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影响下,以音乐为武器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在延安参加革命。年春由延安来到齐齐哈尔开展革命文艺工作,指挥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年夏天参加了筹建联中的工作,创作了联中校歌。他一面当教师,一面从事音乐创作和演出。他以革命音乐为天职勤奋工作,仅在解放战争三年多的时间里,就创造出各种题材、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一百余首。在齐齐哈尔工作期间,他怀着对齐齐哈尔和嫩江两岸人民的深厚感情,创作了《嫩江大合唱》、《万岁,齐齐哈尔!》、《说唱石老太太》、《联合中学校歌》,为齐齐哈尔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在—年担任齐齐哈尔市文工团团长期间,为培养音乐和戏剧人才,壮大文艺队伍呕心沥血,为齐齐哈尔的文艺繁荣播下了种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尼后来任中央民族歌舞团指挥、副团长,十年动乱期间倍受摧残。年以后他不顾病痛亲自创作了合唱《听,总理的歌声》、《祖国颂》并参加了演出。年4月28日李尼先生逝世,在北京的原联合中学师生为这位倍受人们敬仰的音乐家献上了一副挽联:

引黄河曲谱嫩水谣用革命新声开拓北国文艺园地群芳茁茁

操教师职组文工团以革命理想培育龙沙青年学子桃李辉辉

为联合中学校歌谱曲的人民音乐家李尼先生走了,我们重新提起校歌作为永久的纪念。李尼先生,我们虽从未谋面,但是我们对他充满了敬仰。

校歌的词作者、一中语文教师荀弃疾先生,我们曾见到过,一位十分平凡的老人。年前后,荀老师家住在后杨家窑一个大草房北开门的一间“后暖阁”。知道荀老师是因为他的名字同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名字相仿,所以印象很深。一个普通的老头儿,170米左右的个头儿,清瘦的面孔,来去匆匆,我们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因为他太普通了。另外的记忆不太平常,因为他的夫人是一位俄罗斯的老太太。

今天我们旧事重提,想起了校歌,也想起了荀弃疾先生。当年意气风发,激扬文字的一中语文教师,荀老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高大起来,感谢荀老为一中写出了激越高昂的校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齐齐哈尔第一中学已经走过了一百个春秋,这一百年正是中国沧桑巨变的一百年,齐齐哈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百年来,一中经历了由初创到成长壮大的过程,无数人为此付出了汗水和辛劳。如今的一中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名校。

一中校歌是一首不朽的歌、一首催人奋进的歌、一首充满阳光和朝气的歌。

(完结)









































破解帕金森病的治疗难题
推个荐结石患者8年历经6次手术nb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jt/6363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