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凯考察并重新解读“齐齐哈尔”
关于齐齐哈尔旅游业升级
暨重点发展“情侣文化旅游”的建议
王钧凯
一、当前发展旅游业的时代背景
旅游业已上升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发展旅游业提出明确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这方面的文件很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不把旅游业当成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倾尽全力抓发展。比如山西、内蒙古这样过去重度依靠煤炭的资源大省,现在都在旅游产业布局上浓墨重彩,促进产业升级效果十分明显。而甘肃、宁夏等西部原旅游业欠发达省份,也借“一带一路”历史契机奋起直追,强力振兴旅游产业。
黑龙江省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特别是今年两会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座谈以及今年5月视察黑龙江省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新兴产业,连续召开了多个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和动员,全省各地市也积极行动,一起为振兴东北经济、再创龙江辉煌献计献策。
二、齐齐哈尔发展旅游业历史回顾
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过去,是第一批入选国务院颁布的文化旅游名城。多年以来,齐齐哈尔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龙头项目,以“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为旅游定位和广告用语,进行宣传推介,收到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历届市领导狠抓城市建设,着力改善市容市貌,旅游接待能力有服务质量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齐齐哈尔发展旅游业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齐齐哈尔是一个旅游资源富集地,自然方面:有着原生态、无污染的大江(嫩江),有着保护良好、闻名中外的大湿地(扎龙),有着平畴沃野、麦浪飘香的大平原(嫩江平原),以及全国排名前几位的纯净空气和节气分明的缤纷四季;人文方面:历史厚重、文化灿烂,五小民族在这里都留下文明足迹,近代工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发达,抗战事迹可歌可泣,无论是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还是工业旅游、红色旅游,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市领导也曾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把齐齐哈尔打造成北方养老胜地的宏伟目标,让全国的老人冬天去三亚、夏天上齐齐哈尔,应该说都是很好的思路。但,相比较资源优势和天赋异禀,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资金,是制约齐齐哈尔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2、文化吸引不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与最终归宿,“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皇冠上的宝石。可以说“无文化不旅游、无旅游不文化”。
齐齐哈尔的大江、大湿地、大平原固然好,但一目了然、一望便知,可观赏性不太强,旅游的持续性、复游率也比较弱。这是因为,纯自然的景观或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项目,都比较缺乏文化的吸引力;同时,自然景观因其共赏性强、参与性弱、个性化考虑少等问题,在个体文化认同、心理共鸣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要,因而“没来过、来看看,看过了、下次就不来了”便成了此种旅游消费的常态。
中国旅游业,早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观光旅游,发展到了现在的“以深度体验和个体实现为主要标志”的文化旅游。相比之下,齐齐哈尔的旅游业定位也要提升,要从以自然景观观光为主,提升到以深入体验和文化消费为主。最起码,要把客人多留一些天,这样就可以增加消费,延伸产业链,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主题贯穿不够。
齐齐哈尔已有的旅游项目(如观鹤节)基本是属于生态观光型产品,即使加上采摘活动和特色饮食,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些农业休闲、都市休闲的味道,仍然没有形成主题鲜明的旅游产业链条(即:用一个主题串起食、住、行、游、购、娱这六大旅游要素)。
不信你搞一次游客调查:问去齐齐哈尔有什么好玩的?十有八九会答:去扎龙看丹顶鹤。这没错,“中国鹤家乡”嘛!但如果你再问:有什么以丹顶鹤为主题的美食、酒店、客栈和旅游纪念品吗?或者问:除了远观丹顶鹤,还有什么能够深入体验的“纵深游”和主题娱乐项目吗?恐怕多数人会一头雾水。
这说明,“鹤文化”这篇大文章还远没做完,鹤文化主题旅游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当然,文化旅游需要文化创意人才、旅游专业人才的高度介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持之以恒,在文旅产业上打造“中国鹤家乡”——中国鹤文化旅游高地。
四、齐齐哈尔旅游业突破方向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齐齐哈尔自然也不例外。
鹤文化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文化,如同凤凰文化、龙文化一样,用之于旅游,产业化难度较大,且开发周期长、又不具唯一性,现实发展中容易流于符号化。更为重要的是,鹤文化对游客、特别是对旅游消费的生力军——中青年游客吸引有限,他们会觉得有点远离时尚、远离潮流。
怎么办?在保持“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总基调基础上,齐齐哈尔旅游业向何处突破?我们认为,完全可以把“情侣文化旅游”作为一个重要方向,在理念上提升、在实践上落地。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给“齐齐哈尔”这一城市品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旅游是大众经济,不能搞阳春白雪。我们没有必要去纠结“齐齐哈尔”在少数民族语境中的原意是什么(那是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们的事),而应该用汉语和创意大胆引申和演绎它的时代内涵。
“齐”可以是“举案齐眉”、也可以是“比翼齐飞”,更可以是“齐心齐意”;“哈”代表快乐,“尔”就是你的意思。
概括起来,新“齐齐哈尔”的名称内涵和宣传用语就是“齐心齐意、快乐有你”!一个充满温情、充满快乐、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城市品牌鲜活出世!
(二)、旅游业目标人群是中青年而非老年人
旅游业公认的市场现状是:以老年人养老、养生和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业,投入大、消费低、硬件要求高、社会风险性强;而以旅游消费主体中青年为目标人群的旅游业,投入不一定高、产出却不低,而且见效快、口碑传播广、社会风险小。放眼望去,那些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旅游城市,还在投入和等待;那些以中青年为消费主体的旅游城市,都做得风生水起。
在整个东北经济比较低迷的今天,我们不仅没有必要坐等市场成熟,而且应该抓住时机、大胆创新,让齐齐哈尔在文化旅游方面一枝独秀,成为龙江经济的新亮点。一句话:就是要把齐齐哈尔打造成全国著名“情侣文化旅游胜地”!
(三)必须从思想上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齐齐哈尔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位置较偏,发展旅游有困难——有口味、有品质的情侣文化旅游,恰恰是要避开喧闹、寻找清静的私人空间,对其它旅游项目看似存在的区位不足,对情侣文化旅游确是一大优势。
问题二:齐齐哈尔不具备情侣文化旅游的基础和设施——与情侣文化旅游胜地杭州、三亚、桂林、珠海、威海以及一些江南小城、风情小镇相比,齐齐哈尔确有硬件和经验上的不足,但齐齐哈尔确是一个小资情调很浓、城市韵味独特的旅游城市,加之一流的空气和四季分明的气候,又是那些城市不可比拟的。中国的情侣文化旅游之城,绝非一处或多处,而是要形成南北有别、风格各异、体验不同的城市群体,每省至少应有一个代表城市,而东三省尚无一个以此为主打的城市。
问题三:会不会和以往旅游发展观念相冲突?——好的产业发展,一定不是推倒重来,一定是在原有基础上升华、生发的。情侣文化旅游,不光不与“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旅游定位相冲突,而且完全可以做到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原来的定位突出的是生态观光,新的理念是主打人文和情感,相互促进,并行不悖。
问题四:究竟能带动哪些产业发展?——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带动力非常强的王牌产业,直接拉动的就有十几大类。齐齐哈尔发展情侣文化旅游,可以带动餐饮业(主题餐厅、婚宴和情侣套餐),可以带动宾馆业(主题酒店、客栈、婚房和情侣间),可以带动交通业(高铁、民航、出租车),可以带动观光浏览(原有湿地观鹤、新开发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市容市貌),可以带动商业购物(土特产、绿色食品、旅游纪念品),可以带动房地产业(老盘销售、新盘开发、商业设施建设),可以带动投资(一业兴、百业兴,有人气和知名度的地方,从来不缺项目、不缺投资)。
问题五:之前也搞过湿地婚庆节什么的,这次有何不同?——首先,情侣文化旅游不同于婚庆旅游,婚庆是一时的,情侣是长久的,无论从消费形式还是消费内容上都有很大不同;其次,以往搞的一些婚庆节什么的,仍然是在湿地、鹤文化层面上增加的补充,是修修补补、不是开拓创新,而“齐心齐意、快乐有你”则是以情侣文化贯穿旅游全产业链,湿地生态游与鹤文化则作为背景。
当然,本文只是提出一个思路、重新解读一个城市的品牌内涵。而要真正去做,一切要从科学规划入手(从理念设计到概念详规、从产业布局到项目落实),需要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团队来系统操盘了——如此,齐齐哈尔必将引起广泛哪儿治疗白癜风好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qihaerzx.com/qqhejt/635388.html